学前教育研究


“我国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研究”专栏

  • 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时代价值与路径取向

    侯莉敏;刘倩;

    党的二十大提出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明确了目标,为推动实现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指明了方向。当前我国学前教育事业正经历从有质量向高质量的发展转型,作为教育体系的起始环节,责任重大、任务艰巨。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在新时代的高质量发展应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积极应对在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中面临的机制构建、理论突破、供需匹配、评价跟进等方面的挑战,以机制创新保障普及普惠的高质量学前教育事业发展,通过学理阐释重塑儿童本位的中国特色学前教育理论体系,以队伍建设为抓手推进学前教育深度改革,通过供需贯通实现学前教育资源的供需匹配和精准投入,以评价引领构建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监测与督导机制。

    2023年06期 No.342 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8K]
  • 守正与创新:指向中国式学前教育现代化的幼儿园课程改革

    张斌;虞永平;

    中国式现代化的幼儿园课程坚持儿童本位的立场,以儿童全面发展为目标,课程内容向儿童生活回归,实施方式以活动与游戏为主,强调多主体的过程评价,具有优质性、公平性、适宜性和契约性的特点。中国式现代化的课程改革是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内在需求,也是学前教育工作者的主动选择。在“两极对立”思维的影响下,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面临教师与幼儿、教育与生活、过程与结果、手段与目的相割裂的问题。幼儿园课程改革应回归“关系”与“对话”,重构课程概念,重建园所文化,重塑课程改革思路。

    2023年06期 No.342 1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2K]
  • 可持续发展视域下我国公办民办幼儿园资源均衡配置水平测评与政策建议

    蔡迎旗;邓和平;

    学前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是实现教育公平、推进学前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内在要求。本研究在构建公办民办幼儿园资源均衡配置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用加权算术平均模型对我国公办民办幼儿园资源均衡配置状况进行测评。结果发现,全国公办民办幼儿园资源均衡配置总体水平一般,且不同类型的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程度各异,呈现出“物力资源处于高均衡水平、人力资源处于较高均衡水平、财力资源处于欠均衡水平”的特点。同时,受经济发展水平与城镇化水平的影响,省际间差异明显,高均衡和较高均衡省份不足,一般均衡和欠均衡省份居多。政府应通过拓宽资源筹集渠道,完善资源分配制度,优化资源配置结构,强化资源配置的监督管理等举措来完善和优化学前教育资源配置,促进公办民办幼儿园协调并举发展。

    2023年06期 No.342 20-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9K]
  • 幼儿园科学落实《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刍议——以幼儿戏曲启蒙教育为例

    姜勇;

    戏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幼儿园开展幼儿戏曲启蒙教育的探索与创新,是当前我国幼教界讲好中国故事、走好中国特色的学前教育道路的重要课题。在学前教育阶段培养幼儿对戏曲的亲近感、亲切感与亲熟感,必将对贯彻落实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幼儿戏曲启蒙教育的关键在于方法,方法的关键在于教师发现“身体”的意义,打开“身体”的奥秘,唤醒“身体”的活力。为此,教师一要读懂幼儿对戏曲的身体“饥饿感”,二要营造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戏曲微剧场,三要用心提升自身的文化底蕴,在闲暇生活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美好。

    2023年06期 No.342 32-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4K]
  •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对幼儿园教育过程之内涵的探讨——基于过程质量评价需要的教师视角分析

    赵南;

    在当前追求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幼儿园教育过程质量评价被认为是提高幼儿园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和途径。这使得探讨幼儿园教育过程的内涵,回答“幼儿园教育过程究竟应是一个怎样的过程”成为开展幼儿园教育过程质量评价的前提和基础。从教师作为教育过程的实际组织者和实施者的视角分析,作为整体的宏观幼儿园教育过程应是一个坚持以幼儿作为人的发展为终极目的,教师持续支持幼儿不断探索、发现和确证自我的过程;服务于这一终极目的实现的微观幼儿园教育过程应依循从关注儿童到理解儿童再到形成合理期望最后到完成专业决策的内在产生过程,对外展现为一个绝不伤害儿童,确保儿童保育需要,以“不教而教”和“自然而教”为主,必要时“有意而教”与“刻意而教”的教育行动过程。这为我们将来建构系统完整的幼儿园教育过程质量评价框架和标准提供了一种理想参照,有助于我们突破当前国外相关评价思路与工具的局限,在更为开阔的理论视野下推进幼儿园教育过程质量评价与提升工作。

    2023年06期 No.342 42-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1K]

儿童早期学习与发展

  • 3~6岁儿童社会—情绪能力的发展现状与特点——以上海市7所幼儿园为例

    李娟;黄鼎文;赵雅男;杨婷婷;朱晶晶;李燕;

    社会—情绪能力是面向21世纪的核心竞争能力,对儿童健康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一方面引进并修订社会—情绪评估/评量量表(36~66个月),另一方面应用该量表考察上海市2 363名3~6岁儿童的社会—情绪能力发展现状与特点。结果表明,修订后的社会—情绪评估/评量量表(36~66个月)有良好的信效度,能够作为我国3~6岁儿童社会—情绪能力的有效评估工具。上海市学前儿童社会—情绪能力整体发展较好,但具有整体性和不均衡性。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社会—情绪能力整体发展水平逐渐提高;女童发展优于男童;父母受教育水平越高,对儿童发展越有利;祖辈抚养的儿童社会—情绪能力发展最差;非独生儿童的同理心和独立性发展突出,独生儿童自我形象发展更好;核心家庭儿童社会—情绪能力发展优于主干家庭儿童;家庭经济条件越好,越利于儿童社会—情绪能力发展;上海本地户籍儿童社会—情绪能力发展优于非本地户籍儿童。为了促进学前儿童社会—情绪能力发展,父母和教师应在尊重儿童发展特点的基础上,给予儿童积极有效的支持和引导;要重视家庭环境的重要作用,为儿童创造优质的家庭成长环境;政府应发挥弱势补偿功能,为处境困难的家庭提供援助,以促进所有儿童的社会—情绪能力获得更好的发展。

    2023年06期 No.342 53-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08K]

学前教育管理与政策

  • 新加坡学前融合教育发展的历史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冯学珍;关文军;

    新加坡学前融合教育大致走过了萌芽、初步探索和全面深化三个发展阶段。在全面深化阶段,新加坡学前融合教育迅速调整理念,不断完善政策,增加经费投入,注重早期干预,加强教师培养,为学前融合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新加坡学前融合教育总体呈现出理念更新与政策及时跟进、“托底+专项资助”的经费保障、早期干预和学前融合有机衔接以及系统化的学前融合教师培养等特点。参照新加坡学前融合教育的发展经验,我国学前融合教育可以从转变社会公众对待残疾的观念、加快学前教育立法进程、强化政府在学前融合教育投入中的主导和主体作用、推动特殊儿童早期干预和学前融合有机衔接以及构建系统的学前融合教育师资培养和培训体系等方面做出努力和改进。

    2023年06期 No.342 70-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92K]

幼儿园教科研

  • 幼儿园数学教育游戏化的核心与实施路径

    杨芬;

    数学学科和幼儿学习的特点决定了幼儿园数学教育必须游戏化,才有可能克服当前幼儿园数学教育中存在的“少游戏,缺趣味”“无整合,缺应用”“假思考,缺探究”等典型问题。为此,教师应善于编制既体现数学学科特性又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数学游戏,并把数学游戏与幼儿生活、各类课程活动、户外运动相融合,支持幼儿在反复游戏中不断创新玩法或调整游戏规则,从而促进幼儿数学经验的持续发展。

    2023年06期 No.342 83-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6K]
  • 本土资源在幼儿园课程中的开发与应用

    李志英;

    本土资源是促进幼儿有效学习的重要载体,是资源贫乏地区幼儿园课程的重要补充。基于“土家腊味”这一本土资源开发园本课程,要在认知、能力和情感目标上充分体现幼儿的发展要求。教师可以将“土家腊味”本土资源的教育元素融入幼儿园五大领域教学,通过创设美食工作坊等方式来引导幼儿对这一食物表现形式的全面认知,通过建设课程资源库来强化“土家腊味”本土资源对幼儿发展的支持。

    2023年06期 No.342 87-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5K]
  • 生活教育视域下幼儿劳动教育的现实困境与提升策略

    王林平;郝鑫;杨菊霞;

    幼儿劳动教育对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及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生活教育思想蕴含着丰富的劳动教育观。在生活教育思想视域下,目前我国幼儿劳动教育面临劳动教育内容与幼儿日常生活相脱离、“劳力”与“劳心”相分离、劳动教育场域单一化的现实困境。新时代幼儿劳动教育应在一日生活中融入劳动教育,在“手脑并用”理念中提升幼儿劳动体验,在家园社协同育人中拓展幼儿劳动教育场域。

    2023年06期 No.342 91-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4K]

书评

  • 基于融合教育理念的我国学前特殊教育发展对策与建议——评《特殊幼儿学前融合教育》

    庄鸿远;王晓燕;王凌云;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作出了“强化学前教育、特殊教育普惠发展”的重要战略部署。随着《“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的出台,学前特殊教育成了当前我国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的热门研究领域之一。发展学前融合教育,既是党和政府的要求,又是促进学前特殊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学前融合教育的发展有助于促进特殊儿童的身心发展,增强他们的自我价值感和社会适应性,同时也有助于培养普通儿童的包容心和人文关怀意识,推动教育公平化进程。

    2023年06期 No.342 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0K]

儿歌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