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侯莉敏;刘倩;
党的二十大提出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明确了目标,为推动实现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指明了方向。当前我国学前教育事业正经历从有质量向高质量的发展转型,作为教育体系的起始环节,责任重大、任务艰巨。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在新时代的高质量发展应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积极应对在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中面临的机制构建、理论突破、供需匹配、评价跟进等方面的挑战,以机制创新保障普及普惠的高质量学前教育事业发展,通过学理阐释重塑儿童本位的中国特色学前教育理论体系,以队伍建设为抓手推进学前教育深度改革,通过供需贯通实现学前教育资源的供需匹配和精准投入,以评价引领构建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监测与督导机制。
2023年06期 No.342 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8K] - 张斌;虞永平;
中国式现代化的幼儿园课程坚持儿童本位的立场,以儿童全面发展为目标,课程内容向儿童生活回归,实施方式以活动与游戏为主,强调多主体的过程评价,具有优质性、公平性、适宜性和契约性的特点。中国式现代化的课程改革是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内在需求,也是学前教育工作者的主动选择。在“两极对立”思维的影响下,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面临教师与幼儿、教育与生活、过程与结果、手段与目的相割裂的问题。幼儿园课程改革应回归“关系”与“对话”,重构课程概念,重建园所文化,重塑课程改革思路。
2023年06期 No.342 1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2K] - 蔡迎旗;邓和平;
学前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是实现教育公平、推进学前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内在要求。本研究在构建公办民办幼儿园资源均衡配置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用加权算术平均模型对我国公办民办幼儿园资源均衡配置状况进行测评。结果发现,全国公办民办幼儿园资源均衡配置总体水平一般,且不同类型的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程度各异,呈现出“物力资源处于高均衡水平、人力资源处于较高均衡水平、财力资源处于欠均衡水平”的特点。同时,受经济发展水平与城镇化水平的影响,省际间差异明显,高均衡和较高均衡省份不足,一般均衡和欠均衡省份居多。政府应通过拓宽资源筹集渠道,完善资源分配制度,优化资源配置结构,强化资源配置的监督管理等举措来完善和优化学前教育资源配置,促进公办民办幼儿园协调并举发展。
2023年06期 No.342 20-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9K] - 姜勇;
戏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幼儿园开展幼儿戏曲启蒙教育的探索与创新,是当前我国幼教界讲好中国故事、走好中国特色的学前教育道路的重要课题。在学前教育阶段培养幼儿对戏曲的亲近感、亲切感与亲熟感,必将对贯彻落实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幼儿戏曲启蒙教育的关键在于方法,方法的关键在于教师发现“身体”的意义,打开“身体”的奥秘,唤醒“身体”的活力。为此,教师一要读懂幼儿对戏曲的身体“饥饿感”,二要营造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戏曲微剧场,三要用心提升自身的文化底蕴,在闲暇生活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美好。
2023年06期 No.342 32-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4K] - 赵南;
在当前追求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幼儿园教育过程质量评价被认为是提高幼儿园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和途径。这使得探讨幼儿园教育过程的内涵,回答“幼儿园教育过程究竟应是一个怎样的过程”成为开展幼儿园教育过程质量评价的前提和基础。从教师作为教育过程的实际组织者和实施者的视角分析,作为整体的宏观幼儿园教育过程应是一个坚持以幼儿作为人的发展为终极目的,教师持续支持幼儿不断探索、发现和确证自我的过程;服务于这一终极目的实现的微观幼儿园教育过程应依循从关注儿童到理解儿童再到形成合理期望最后到完成专业决策的内在产生过程,对外展现为一个绝不伤害儿童,确保儿童保育需要,以“不教而教”和“自然而教”为主,必要时“有意而教”与“刻意而教”的教育行动过程。这为我们将来建构系统完整的幼儿园教育过程质量评价框架和标准提供了一种理想参照,有助于我们突破当前国外相关评价思路与工具的局限,在更为开阔的理论视野下推进幼儿园教育过程质量评价与提升工作。
2023年06期 No.342 42-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1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