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研究


学前教育基本理论

  • “儿童的视角”研究的价值取向、方法原则与伦理思考

    魏婷;鄢超云;

    "儿童的视角"研究不同于关于儿童的研究,它探索的是儿童作为主体对世界的感知和体验。目前"儿童的视角"研究主要在欧美国家展开,我国这方面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所以非常有必要进一步澄清和明确其价值取向与方法原则。开展"儿童的视角"研究,需要承认童年自有其意义,儿童有能力展现其视角,同时儿童的视角也应该受到关注和尊重。为此,研究者应实现从"带有儿童视角"到"探索儿童的视角"、从"以儿童为对象开展研究"到"以儿童为合作伙伴开展研究"的转变。在选择具体的研究方法时,研究者应坚持参与性与发展适宜性、操作性与趣味性原则,让儿童能够且乐于参与研究。"儿童的视角"研究应确保儿童对研究的知情与同意,应确认儿童是否认同研究所得数据与结论,并对研究过程中成人与儿童的权力不对等保持敏感。

    2021年03期 No.315 3-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3K]

学前教育管理与政策

  • 美国伊利诺伊州儿童社会情感学习标准的落实——基于霍尼格政策实施理论的分析

    沈伟;陈莞月;

    自幼儿阶段开始培养儿童的社会情感能力,有助于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为其将来的学校学习做好准备。美国伊利诺伊州在制定和完善儿童社会情感学习标准、提供支持促进儿童社会情感学习标准落实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从霍尼格的政策实施理论分析伊利诺伊州的经验,可以发现其之所以能够成功,主要原因在于该州不仅有系统明确的政策,统一了各相关行动者对儿童社会情感能力的认识与发展期待,而且建构了不同相关机构与团体互动协商的实施机制,共同助力教师与家长不断提高支持儿童社会情感学习的教育能力。这使得伊利诺伊州形成了互相尊重与信任的文化,能够广泛调动各个层面的政策实施者的能动性,由此带来了政策工具的持续更新与相关资源的优化配置。我国若要进一步推动包括社会情感领域在内的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的落实,应进一步清晰界定政策目标和工具,形成有序且灵活的标准框架;以信任文化孕育共识,发挥政策对象的能动性;提升系统间的协同性,改进标准实施的支持系统。

    2021年03期 No.315 15-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5K]
  • 福利多元主义视角下日本育儿支持体系的重构及其启示

    郭佩;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为应对少子化压力,日本基于福利多元主义的视角,对其传统的以国家提供为主、体现"家庭主义"特点的育儿支持体系进行了重大改革,逐步转为在政府引导下,由社区、市场、民间组织等多部门共同协作为家庭提供育儿支持,这有效地缓解了家庭育儿压力。当前我国家庭在育儿方面缺乏政府与社会的各方支持。借鉴日本的改革经验,我国应加强顶层设计,健全相关法律体系和机构部门;发挥市场作用,发展多样化托育服务,满足不同家庭的需求;推动社区及社会组织参与育儿服务,创建有利于育儿家庭的社会支持环境;重视家庭的不可替代作用,实现社会多元支持下的"再家庭化"。

    2021年03期 No.315 26-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0K]

学前教育课程与教学

  • 基于关键事件技术的幼儿园教师教学行为观察评价指标体系

    鲍钰清;侯莉敏;

    集体教学是幼儿园课程的重要实施途径,幼儿园教师应当具备设计与实施、观察与评价集体教学活动的能力。本研究基于关键事件技术,采用德尔菲法和观察评定法,建构了幼儿园教师教学行为观察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包含3个一级指标,即预设性事件、生成性事件、管理事件;10个二级指标,即材料投放、环节组织、提问、总结、个别指导、理答、评价、应变、规则与期望、纠正不当行为;20个三级指标,即材料充足、材料种类多样、材料适宜、环节形式、环节次序、开放性问题、提问对象、发展概念、迁移经验、个别指导、回应幼儿需求、候答、纠正补充、追问、高级语言、有意义的评价、意料外的回答、与预设不同的做法、规则与期望、纠正不当行为,并对不同专业水平的教师在各指标上的教学行为表现进行了描述。该指标体系可用于评价和改进幼儿园教师的集体教学行为。

    2021年03期 No.315 36-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4K]
  • 不同探究式教学法对幼儿编程学习的影响

    陈翠;郑渊全;时松;

    在儿童早期进行编程教育,可以促进儿童对当今数字化社会的理解。近年来一批专为幼儿开发的编程工具也为幼儿学习编程提供了可能性。为探索结构式探究、引导式探究和开放式探究三种教学法对幼儿编程学习效果的影响,本研究采用准实验研究方法,对6个班级159名大班儿童进行了8次编程课程的实验干预。结果显示,幼儿可以掌握排序、循环、条件分支等基本编程概念;引导探究组幼儿在编程学习上的表现显著优于开放探究组和结构探究组,开放探究组和结构探究组则无显著差异。有条件的幼儿园可以适当开展编程教育,教师在组织和实施编程活动时应更多使用引导式探究教学法,既给予幼儿明确的任务指导,又让幼儿有足够的探索时间。

    2021年03期 No.315 52-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5K]

学前教师教育与专业发展

  • 幼儿园教师融合教育胜任力的问卷编制及初步应用

    秦奕;夏春;许蓉;熊之恒;

    幼儿园教师的融合教育胜任力对于提升学前融合教育质量至关重要。本研究以950名有融合教育经验的在岗专任教师为研究对象,编制了《幼儿园教师融合教育胜任力问卷》。探索性因素分析发现幼儿园教师融合教育胜任力包括辅具使用、言行鼓励、家园沟通、环境改变、行为支持、预设调整6个维度。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此6维度模型数据拟合较好,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均达到心理测量学要求。利用该问卷对363名幼儿园教师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当前幼儿园教师的融合教育胜任力总体水平较高;融合幼儿园教师的胜任力水平显著高于非融合幼儿园教师;普通学前儿童家长的融合教育态度不同,其所在班级的教师胜任力也存在显著差异。为提升幼儿园教师的融合教育胜任力水平,国家应设置学前融合教育资源教师岗位,幼儿园教师资格证考试应适度增加学前融合教育内容,以此保障学前融合教育的师资。同时,幼儿园应注意在家园合作中渗透融合教育价值观,提高普通儿童家长对学前融合教育的接受度,使其支持班级教师开展融合教育。

    2021年03期 No.315 64-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7K]
  • 学前教育师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与策略

    张根健;卜凡帅;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我国学前教育师资培养改革提供了方法论指导。学前教育师资培养应贴近社会需要并服务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布局,为此应以供求关系为基础分析当前学前教育师资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运用系统方法确定学前教育师资有效供给中的结构性问题,通过强化组织创新和制度供给优化学前教育师资供给的体制与机制。政府部门可以以省为单位进行学前教育师资有效需求测算和学前教育师资培养调研,对现有学前教育师资供给结构进行多层次分析,进一步厘清影响学前教育师资有效供给的有关因素,有效解决师资培养的规划、动力和保障机制问题,实现供需双方从低水平平衡走向高水平平衡。

    2021年03期 No.315 8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8K]

幼儿园教科研

  • 幼儿园教师的科学精神与科学教育意识

    雷彩银;

    科学精神是现代人应当具备的基本品格,是儿童必须发展的基本素养。儿童科学精神的形成有赖于教师的引导,这使得科学精神必然是幼儿园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来说,幼儿园教师应当具有求真精神、质疑与批判精神、探究精神。在开展科学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幼儿园教师应善于将自身的科学精神转化为有效的科学教育意识,将自己对科学价值的理解与认同转化为推动幼儿科学活动开展的精神动力,支持幼儿自由、自主、自在地进行科学体验和科学探索,使幼儿在教师科学精神潜移默化的影响下,逐渐养成敢于求真、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2021年03期 No.315 85-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2K]
  • 幼儿自发性游戏行为的价值与支持策略

    邓雪梅;

    自发性游戏是幼儿基于自身经验,在与他人或者环境互动的过程中自然发生的游戏行为,能够帮助幼儿更好地表达和发展自我,同时让外界更好地了解幼儿的生命状态与发展特点,促进幼儿与外部环境的有机融合。幼儿的自发性游戏具有偶发性、情境性、生成性、自主性等特征,其发生与有效开展依赖于开放且具有支持性的环境。教师应在认同自发性游戏对于幼儿发展的积极作用的基础上坚持正面引导的原则,并善于通过调整教育活动方案的实施方式来适应和支持幼儿自发性游戏的开展。

    2021年03期 No.315 89-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4K]
  • 小班幼儿入园适应现状与提升对策

    陈冠亚;

    良好的入园适应不仅可以帮助小班幼儿获得更好的在园体验,而且会影响小班幼儿心理与行为的长远发展。本研究从活动适应、人际关系适应、角色适应3个方面调查小班幼儿入园适应现状,结果发现小班幼儿能够较快地适应幼儿园的各项活动,但会受到教师活动组织水平、环境丰富性以及个体差异的影响;能够较快地适应师幼关系和同伴关系,但会受到教师的情感支持和同伴支持水平的影响;能够较快地适应新角色,但会受到教师、同伴和家长角色期望的影响。为提升小班幼儿的入园适应水平,幼儿园应为小班幼儿构建和谐多元的人际关系,提供丰富适宜的活动,并开展多样化的入园适应工作。

    2021年03期 No.315 93-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3K]

  • 广州市黄埔区香雪幼儿园简介

    <正>广州市黄埔区香雪幼儿园创建于1958年。幼儿园现有专任教师27人且均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其中硕士研究生7人。幼儿园坚持以课题研究为载体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提升幼儿园教育与科研质量,通过理论学习、课题研究、撰写论文等方式促使教师从经验型教师向科研型、智慧型、专家型教师转变。近10年来,幼儿园共立项课题43项,发表论文98篇,出版著作5部,并获得2019年度广东省教育教学基础教育类成果奖(一等奖)和广州市优秀教学成果奖。

    2021年03期 No.315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3K]
  • 本刊投稿须知

    <正>一、对稿件的基本要求文章应关注学前教育领域的基本理论问题或重大实践问题,能够反映该领域研究的最新动向或实践发展的迫切需要,视野开阔,研究规范,观点正确,论证充分,逻辑合理,数据真实,内容完整,表述清晰,具有较高的创新性与学术价值。

    2021年03期 No.315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K]
  • 重庆市沙坪坝区实验幼儿园爱雅课程简介

    <正>重庆市沙坪坝区实验幼儿园始建于1951年,是重庆市首批市级示范园,全国三八红旗集体,新中国成立六十年教育功勋幼儿园。多年以来,幼儿园在"爱启未来、雅行一生"办园理念的引导下,以阳光有爱、优品有行、乐学有梦的"三有"育人目标为导向,以"看得见儿童"的课程理念为引领,开发了促进幼儿自主发展的爱雅园本课程。爱雅课程以幼儿为本,凸显幼儿的学习与发展的主体性、整体性和差异性,始终坚持幼儿在课程实践中的主体地位。爱雅课程追求"雅正"的幼儿发展,通过构建雅兴、雅言、雅思、雅格的爱雅课程和"爱雅梦想园"综合课程来帮助幼儿将"雅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2021年03期 No.315 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2K]
  • 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幼儿园简介

    <正>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幼儿园创建于1969年,坐落于文化底蕴深厚的古都西安。幼儿园以"开创属于儿童的乐游园"为办园目标,始终秉持"育心树人、薪火相传"的办园理念,不断进行课程创新,通过开展"MIX"混龄课程、试行幼小衔接"桥梁"课程、引入儿童情绪管理和STEM课程等方式来实现课程资源的整合和践行多元化的教学理念。在以儿童发展为本的课程理念的促进下,幼儿园力求在课程设置和环境创设中为幼儿营造自然和自由的活动氛围,在实施过程中注重课程的开放性和生成性,并对课程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经过不断的实践,幼儿园先后建构起了陕西省第一所小工具博物馆、材料创意馆和原生态树屋拓展馆。

    2021年03期 No.315 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7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