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研究


学前教育课程与教学

  • 从“立场彰显”向“科学发展”迈进:我国幼儿园课程实践的十年变迁

    侯莉敏;罗兰兰;

    2010—2020年是我国砥砺奋进推动学前教育跨越式发展,推进科学保教取得重大进展的十年。在这十年间,我国幼儿园课程实践发生了深刻变革,表现为从“立场彰显”向“科学发展”迈进的过程,主要体现在“以幼儿为本的课程价值与理念呈现”“彰显教育本质的课程组织与实施推进”“指向内涵质量提升的课程实践成果转化”三方面。与此同时,我们也面临着“如何进一步厘清课程、教学、游戏等基本概念的边界及其关系”“如何融合借鉴模仿国外与本土创新实践”“科学教育观念如何有效落地于实践”等挑战。为此,我们还需要把握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如下实践方向:关注逻辑起点,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幼儿园课程理论话语体系;扎根中国大地,创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模式;依托教师专业发展的长效机制,促使课程实践向内涵式发展迈进。

    2022年01期 No.325 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7K]
  • 基于过程性质量的幼儿园生活活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杨莉君;张娟;郭念舟;

    幼儿园生活活动是幼儿在园的重要活动类型,对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幼儿园生活活动质量是幼儿园保教质量的有机组成部分,有必要基于过程性质量的视角构建幼儿园生活活动评价指标体系。本研究运用问卷调查、德尔菲专家访谈及文献分析等方法,首先尝试探索幼儿园生活活动评价初始指标,编制出预测问卷,再经项目质量分析、探索性因子分析以及验证性因子分析,形成正式问卷,最后进行信效度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从生活常规与管理、互动与支持、科学照料3个一级指标及其包含的7个二级指标、32个三级指标对幼儿园生活活动质量进行评价是科学合理的。整个评价指标体系体现了过程性、情境性特点和以“预防为主”的指向,可以为改善幼儿园生活活动质量提供有效依据。

    2022年01期 No.325 10-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5K]

儿童早期学习与发展

  • 农村幼儿发展历程:家庭教育时间投入与经费投入哪个更重要

    任晓玲;严仲连;张泽东;

    已有研究表明家庭教育时间投入和经费投入对幼儿多方面发展都有积极作用。为考察两者对农村幼儿发展的具体影响,本研究对两所农村民办园幼儿在语言、数学与社会性上的发展情况及其家庭教育时间投入与经费投入情况进行了为期3年的追踪调查。结果发现,从小班到大班,农村幼儿发展与家庭教育投入水平逐年显著提高,但相比城市仍处于劣势;从小班到大班,农村家庭教育投入对幼儿发展的作用均不存在异质性,对于各年龄阶段农村幼儿发展来说,家庭教育时间投入均比经费投入更重要;家庭教育监管时间与园外教育花费对农村幼儿发展的作用尤为突出,当家庭教育监管时间低于17.5分钟/天,家庭园外教育花费低于55元/月时,小班、中班农村幼儿发展将面临低于平均水平的风险;当家庭教育监管时间低于35分钟/天时,大班农村幼儿发展将面临低于平均水平的风险。为促进农村幼儿更好发展,应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村家庭幼儿教育投入意识;加强社会工作,改善农村家庭教育投入水平。

    2022年01期 No.325 22-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9K]
  • 幼儿体力活动水平:基于幼儿身体活动观察记录系统的评估

    郭凯;胡碧颖;陈月文;

    中高强度的体力活动与幼儿身体素质相关显著,幼儿园应保障幼儿每天有足够的中高强度体力活动。本研究运用幼儿身体活动观察记录系统,在广东省54所幼儿园开展幼儿体力活动水平调查。结果发现,幼儿的体力活动水平整体较低,久坐行为频率高,中高强度活动频率低。不同活动类型和不同等级幼儿园在体力活动水平上差异显著,具体表现为:在平均体力活动水平方面,自由游戏与早操显著高于体育游戏,省一级、办园级显著高于市一级;在久坐行为频率方面,自由游戏显著低于早操和体育游戏,省一级显著低于市一级;在中高强度活动频率上,自由游戏显著高于体育游戏和早操,省一级显著高于市一级。幼师比偏高,生均活动面积和生均器材数量偏少,教师对户外活动中的运动安全和常规格外关注,专注于游戏情境创设,对运动量和强度关注太少,编制的早操活动结构不合理、基本体操不科学,是幼儿体力活动水平整体不高、幼儿在教师组织实施的体育游戏与早操中的体力活动水平反不如户外自由游戏的重要原因。为提高幼儿在园体力活动水平,幼儿园应合理分配户外活动类型比例,增加户外自由游戏时间;相关部门应提升教师体育素养,加强对幼儿园户外活动的专业评价与监督。

    2022年01期 No.325 34-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7K]
  • 融合教育中特殊需要幼儿的社会参与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基于H市42个融合班级的调查数据分析

    刘双全;朱宗顺;董翌暄;徐任红;

    实现特殊需要幼儿的社会参与是学前融合教育的目标之一,这使得特殊需要幼儿的社会参与状况成为衡量学前融合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本研究以来自H市14所幼儿园42个融合班级的89名特殊需要幼儿及其1133名同班普通幼儿为调查对象,基于同伴社会计量报告以及教师对特殊幼儿互动的评估,从同伴接纳、友谊/社会关系、同伴互动三方面考察特殊需要幼儿社会参与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发现,特殊需要幼儿社会参与状况总体堪忧,同伴接纳水平总体较低,消极互动水平较高且积极互动水平很低;个人维度中的外化问题行为和性别可以预测特殊需要幼儿社会参与,女童比男童更容易被同伴接纳,问题行为严重的幼儿则更容易被拒绝。提升特殊需要幼儿的社会参与,需要加强幼儿园资源教室建设,改善特殊需要幼儿的问题行为,强化家庭、幼儿园以及康复或干预机构之间的合作,等等。

    2022年01期 No.325 46-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48K]

学前教育管理与政策

  • 家庭托育点规范化发展的国际经验及启示——基于政策工具的视角

    王兴华;张萌萌;

    在日本、法国、英国、丹麦、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家庭托育是其托育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这些国家都形成了相对完善的家庭托育政策管理体系。从国际经验来看,虽然家庭托育的服务类型多样,但是纳入监管的主要是由有资质(注册)的照护人员在自己家(或租赁的住宅)中提供保教结合的服务内容的家庭托育点,政府责任以保障兜底服务为主,广泛使用了权威工具、激励工具和能力建设工具,包括明确行政主管部门与家庭托育点的准入标准和审批流程,给予财政和非财政支持,加强师资培训和质量监管,等等。当前虽然我国很多城市普遍兴起家庭托育点,但是尚未出台关于家庭托育点的管理规范与措施。借鉴国际相关公共管理经验,我国应构建符合利益相关者的家庭托育政策目标,合理运用政策权威工具,建立全方位安全监管体系,组合配置激励工具与能力建设工具,支持家庭托育点规范有序发展,以满足婴幼儿家庭对具备收托幼儿数量少、师幼配比高、收托时间灵活、送托距离近等诸多便利条件的家庭托育点的需求。

    2022年01期 No.325 59-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51K]
  • 行动者网络理论视域下乡村学前教育发展的内生路径

    杨川;周蕾;鄢超云;

    近年来,乡村学前教育在实现跨越发展的同时也表现出过分、单一依赖政府的倾向,缺乏整体观与内生力。在行动者网络理论视域下,本研究对39名乡村学前教育相关人员进行深度访谈,借助NVivo 12软件对访谈资料进行编码分析,以探索乡村学前教育发展的内生路径。结果发现,行动者识别不足、核心行动者定位不准,异质行动者之间需求、视角差异大,发展不均衡、队伍不稳定,外力扶持发展惯性强、缺乏内驱力是制约乡村学前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因。乡村学前教育发展应实现从外力扶持向内生发展的路径转型,为此应全面识别异质行动者,明确核心行动者;锁定强制通行点,形成动态发展利益联盟;打通多元渠道,提升乡村学前教育质量;凸显乡村学前教育在乡村发展过程中的多重功能,尊重乡村文化,创新师资培养方式,实施乡村教师本土化培养,完善乡村教师保障机制,实现城乡学前教育公平。

    2022年01期 No.325 70-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18K]

学前教师教育与专业发展

  • 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音乐演唱与表演技能的价值和途径

    贾春丽;

    音乐是艺术的基本表现形式,教师对幼儿的艺术启蒙会深刻影响幼儿对音乐的态度及音乐学习水平。职前阶段就应重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音乐演唱与表演技能的提升,这不仅是提高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也是提高幼儿园教育教学实践水平,激发幼儿艺术学习兴趣,提高幼儿艺术素养的需要。培养院校应不断更新人才培养理念,合理设置音乐教育课程,革新教学方法,加强科学训练,通过与区域内幼儿园合作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实践场域,使其音乐演唱与表演技能最终能够化为专业素养的有机组成部分,为学生将来胜任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服务。

    2022年01期 No.325 83-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13K]

幼儿园教科研

  • 大数据时代的幼儿园内部治理

    凤炜;

    大数据以新的思维模式和技术特性冲击着幼儿园的内部治理,对幼儿园课程管理、师资队伍建设以及家园关系建构都形成了新的挑战。大数据时代要实现幼儿园的善治,就应树立共治的理念,确立多元治理主体并明确不同主体的权责范围,创新幼儿园内部治理机制,通过制定负面清单规避或减少矛盾冲突的发生,通过平台定制实现信息的共享和行为协同,通过强化数据分析和加工使数据更好地服务于内部治理工作,最终实现幼儿园办学质量的整体提升。

    2022年01期 No.325 87-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27K]
  • 游戏精神与幼儿园一日生活教育的融合

    田素娥;

    尽管一日生活和游戏是公认的幼儿园教育开展的两条基本路径,但是如何在一日生活中融入游戏精神却是一个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讨的问题。由于日常生活的糅合性和绵延性契合了幼儿的发展特点与发展需要,对幼儿的教育必须坚持以一日生活为基础。游戏的自由与自主精神、假想与创造精神、自然与无求精神可以促进幼儿对一日生活的参与,涵养幼儿的生活情怀,拓展幼儿的经验范畴,让幼儿获得更好的发展。教师应不断转变教育观念,深化对生活教育与游戏价值的认识,在环境创设、生活活动内容以及活动方式等方面渗透游戏精神,以此提升一日生活教育的质量与幼儿发展品质。

    2022年01期 No.325 91-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51K]

书评

  • 学前教育专业中书法教育的价值及开展策略——评《学前教育书法教程》

    吕永生;

    <正>良好的书写能力和书法艺术修养是个体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书法课程既是一门关于语言和文字的课程,同时又是一门关于艺术能力和创造性培养的课程,因而它在学前教育中具有重要的意义。由张学鹏和周予主编的《学前教育书法教程》(中南大学出版社2019年出版)一书是一本面向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书法指导教程,该书系统简明,实用性强,有助于切实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书写水平。不仅如此,该书还充分融入了关于书法的历史、文化艺术等知识,它在加强学生书法训练的同时,还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和人文素养。

    2022年01期 No.325 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5K]
  • 下载本期数据